限塑令颁布是为了杜绝白色污染,节约资源。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白色污染危害重大,主要表现为: 侵略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很长,一般可达100—200年,会侵略大面积土地。 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污染水体及海洋生物:河、海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危害生物传染疾病: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